不知不觉,2020年的暑假都已经临近尾声,不少高校毕业生虽然手握一纸毕业证书,但对自己未来的选择充满了不确定。
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毕业季:

据官方统计,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,同比增加40万,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。另一方面,疫情之下、经济下行等多因素影响,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.8%,40年来新低,尤其中小企业受影响颇大,为节省开支,招聘岗位大大减少,加剧了岗位竞争!
在如此供需不平衡的市场环境下,各大招聘软件也活跃起来,遭到了各路网友的调侃:
“前程无忧”成了“前程堪忧"
“智联招聘”成了“失联招聘”
“Boss直聘”成了“Boss直拒”
“58同城”成了“58不成”

对此,教育部也做出了努力:
第一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,研究生扩招18.9万人;
第二、扩大中小学教师招聘规模,落实应届毕业师范生全部入编入岗的工作;
第三、增加专升本招生人数;扩大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;
第四、鼓励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;
第五、推行高校毕业生户口托管,全力促进毕业生考编及考公务员。

即便如此,应届生依旧压力很大。
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简历投递出去却石沉大海、了无音讯?
1、求职期望薪资太高,对市场缺少认知

受疫情影响,企业经营难度加大,更追求以最少的成本招聘高质量的人才。企业对于高学历毕业生需求比例的提高,不代表价格的必然提升,越是强专业性的岗位,对能力匹配的要求越高。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中, 应届生求职更需要清晰定位和规划。
2、应届生更愿意去新一线,但岗位并没那么多

然而在目前阶段,新一线城市的岗位需求规模并没有得到充分恢复,二三线城市虽然需求有所增长,应届生的前往意愿却出现下降。除一线城市之外,多数城市的应届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。
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应届毕业生们又该如何调整呢?

1、明确求职意向
一方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明确求职意向和职业规划,这对于自己面试竞聘过程中有很大帮助,提高面试官的认可度。
另一方面,岗位的选择综合性考虑,从“岗位要求、专业对口、薪酬待遇、职业发展、胜任能力”出发,最大程度提高求职契合度。
2、放宽求职目标
任何职业都是由“行业+职能+企业+城市”四类组成,你需要排出优先级,比如有的人把“职能”放在第一位(只要是JAVA开发工程师哪都行);有的人把“行业”放在第一位(互联网行业干啥都行)。在不能齐全的情况下,你得学会一步一步放宽求职目标。
3、拓展就业渠道
虽然各类求职网站遭到了网友的调侃,但是求职还需要借助招聘平台,除了上述说的boss直聘、前程无忧,还有拉勾网、猎聘网等求职网站,都可以多加利用。
同时,不少高校也上线了自己的就业平台,不少公司也有自己的招聘官网,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。
4、心动不如行动
说再多最终还是得回归到行动上,求职找工作光想不动完全没用。修改简历、模拟面试、多做题目练习、复习个人项目、抓紧时间投递、总结面试经验,每一项都不能等。
机会不等人,把握住了每一次的面试机会,就多一份入职的可能。加油,别让拖延症困住你!
打赏
-
支付宝扫一扫
-
微信扫一扫